基层党组织要唱响服务主旋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新形势下,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
近年来,我市围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市各级党组织秉持“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理念,建强用好服务平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要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县级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要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接套合,全面优化行政审批,简化办事流程,推行高效便民服务;乡(镇、街道)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要整合服务职能,实行“一厅化办公、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村(社区)要以活动场所为依托,建立集“两委”干部办公、群众事务代办、党员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便民服务场所,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化解不出村”,全面构建以县服务中心为龙头、县镇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上下联动、覆盖城乡、运转高效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
要创新方法、优化服务。以“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为目标,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切实让群众少跑路、快办事。要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因地制宜地开设特色窗口、开展个性服务,有效借力“互联网+”,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要强化保障、常态长效。统筹整合党建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向基层投、事在基层办。落实村(社区)工作运转经费、党建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认真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民服务制度,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促进便民服务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