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组织“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创新实施历史遗留问题“减仓清仓”大行动,推动市、县两级3966个遗留问题、3247件省交办重复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2022年成功创建“五星”支部35个、“四星”支部308个,农村、社区创建工作分别位居全省第四、第二位;
圆满完成县、乡领导班子换届,省管领导班子考核中,我市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好评率连续两年为100%;
创新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累计掌握在外优秀人才11.4万名,吸引平顶山籍在外优秀人才在平投资项目568个,该做法被省委书记楼阳生专门批示。
…………
时间无言,足迹有声。按下市、县党委换届后全市组织工作的回放键,一项项荣誉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串起一年多以来全市组工系统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创新谋突破、以担当促实干、以实效强动能的精彩乐章。
突出党建统领,以政治之责抓实全局之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市委组织部深入研究组织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召开高质量推进换届后组织工作座谈会,系统提出推进“五个重塑”、构建“六大体系”、明确“五新要求”思路布局,把党建统领作为切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中心工作为指引、以组织要素为支撑、以创新实践为手段的大组工格局。
——“五体一带”答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考卷”。2022年初谋划启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融合赋能行动,提出“五体一带”(党建联合体、资源融合体、产业聚合体、治理耦合体、城乡结合体、振兴示范带)新思路,实施龙头优强、内核锻造等“六大工程”,把党建融合形成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截至目前,全市打造“党委(支部)+企业”“党委+支部”等各类党建联建组织71个,建成党建联合体示范点26个、示范线6条,整顿软弱涣散村104个,组建乡镇孵化中心55个、村级示范基地10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2550个,占比97.7%。
——“六张清单”构建党建统领问题管控工作体系。牵头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搭建季度擂台赛等六大平台,开展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等四个专项治理,创新“七聚七新”总牵引、历史遗留问题“减仓清仓”大行动总驱动,推动市、县两级3966个遗留问题、3247件省交办重复信访积案清仓见底,有效解决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滨路街道井营村群众多年吃水难、宝丰县不动产登记难等一大批制约发展、困扰群众的突出问题,活动经验先后3次在全省推介。同时,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减仓清仓”大行动迭代升级为“五个三”党建统领问题管控工作体系,以抓实“六张问题清单”为牵引,以提升问题管控力为目标,变问题集中整改为常态化查改、条块查摆为党建统领下的整体管控。
——“七个引领”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路径模式。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去年,继省委、市委作出“项目为王”“大抓项目”部署后,市委组织部谋划实施了“三领三助”党建引领项目攻坚工作机制,通过组织领航助推、干部领跑助效、人才领衔助力,市、县两级在重大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组织146个,选派526名年轻干部、872名人才和金融专员领办项目难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41个。今年以来,围绕贯彻市委“拼经济”决策部署,总结提升“三领三助”经验成果,开展党建引领“拼经济、抓发展”行动,提出“七个引领”工作体系,明确为16件实事,探索抓党建、稳经济、促转型的平顶山模式。
突出大抓基层,以组织之能夯实善治之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我市始终把大抓基层作为长远之计,提出以“融合党建”新理念固本强基,拿出持续抓、抓具体的韧劲,不断提升基层党建质效。
——以“五星”支部创建壮根基。省委作出“五星”支部创建部署后,市委组织部对照“五星”标准,制定了我市农村、社区创建的113条、65条细则,明晰任务书和路线图;实行周会商、月观摩、季点评制度,建立各级干部联系点1654个,组建帮扶对子821个,建立“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双绑”等五项机制,7.1万名党员联系农户95.8万户,55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53.8万户、“绑定”龙头企业415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万件。2022年全市成功创建“五星”支部35个、“四星”支部308个,农村创建工作位居全省第四,社区创建工作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以来,针对乡村产业不强、创建合力不足等问题,我市谋划开展了“五星”支部创建八大助力行动和“五星工坊”建设,力争3年内打造1000个“五星工坊”,以党建之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势。
——以“头雁”引领带动强动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把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经营农村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与平顶山学院联合办班,先后组织430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学历教育。实施“红鹰先锋培训计划”,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县、乡两级党校培训党员14.1万人次。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尖兵”作用,开展“争星晋级当先锋”活动,注重实绩考核。近两年来,引导驻村干部为派驻村协调各类资金1.09亿元、培育产业项目160个,创办专业合作社97个。
——以“规范”达标提升促长效。制定“标准+特色+若干任务”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体系,坚持分类评定、分级管理,推动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两新”等各领域党组织规范提升。在农村,对2819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进行提档升级。在城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市直1420个机关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领办共建项目5200多个,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做法在全省推介。在机关,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深化提质行动,评选21家模范机关。在国企,及时捋顺党组织班子配备和组织体系规范,推动国企党建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等严起来、实起来。在“两新”,牵头成立市互联网行业党委等10家行业党委,推进新就业群体、新业态、新经济组织等“两个覆盖”,打造“两新”党建示范点188个。
突出系统重塑,以干部之变激发出彩之力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年多来,全市组织系统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重塑干部选育管用工作体系,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速锻造“鹰城干将”。
——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把思想领先作为最重要的领先,通过鹰城大讲堂、党校大课堂、支部大学习、干部大研讨、网络大平台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级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学习、全维度轮训,坚持理论学习与对标学习结合,实施菁英博才赋能、战略帅才领航等“五大行动”。截至目前,17个乡级党校被省委组织部授予省级示范党校,为市、县两级培训党员干部15万人次。
——激励担当激发敢为动力。围绕营造干事创业好生态,我市同步出台了《关于大力锻造发展有我奋斗忘我追求无我干部队伍、加快形成活力充盈干事创业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浓厚氛围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三个担当”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见》,旗帜鲜明为好干部叫好、让有为者敢为、向不为者叫板,引导广大干部以“无我”的境界、“忘我”的工作,彰显“有我”的作为。这些强烈信号和导向,在全市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备受鼓舞。
——知事识人从严管理考核。坚持“考评指标重塑、考核流程重塑、结果运用重塑”,探索差别化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一线识别干部,探索推行市管领导班子“红黄蓝”三色监测预警机制。今年以来,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统筹起来,聚焦干部“该干什么事、干了什么事、干成什么事”,探索建立“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干部工作体系,推动“人、事、能、岗”精准匹配。
——体悟实训锻造青锐尖兵。着眼百年大计育苗,把优结构、提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年轻干部“双百”体悟实训计划,首批选派40多名干部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开展跟岗实训,先后召开7轮年轻干部座谈会,统一命题、随机点题、集体面试,比学历更比能力、看想法更看办法,23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其中硕士、博士占三分之二以上。市、县两级先后组织15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大批年轻干部得到了历练。
突出创新驱动,以人才之智厚植赶超之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市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以“抓人才、强创新、促发展”攻坚突破行动为统领,推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积厚成势。
——抓实在外人才“归根”工程。我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优势在资源、短板在产业、瓶颈在创新。市委组织部把人才引领支撑转型发展作为重要课题,于2021年底启动实施“归根”工程,建立人才、项目两个信息库,开展拜访、回乡、建言三大活动,构建“系统+跑道”的体系架构,开通“归根”服务热线,设立杭州“归根”人才工作站。一年多来,累计掌握在外优秀人才11.4万名,吸引平顶山籍在外优秀人才在平投资项目568个,累计投资金额达1927.71亿元。省委书记楼阳生对这一做法作出专门批示。
——扩大高端人才资源总量。编制产业人才“紧缺目录”,设立杭州“归根”人才工作站,聘任20名“鹰城英才大使”,拓展“以才引才”新模式,推动高端人才引育、优秀人才返乡、本土人才提质,2021年、2022年全市引进人才3.2万人(本科及以上1.5万人)。目前,全市院士领衔的领军人才有22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6.8万人。柔性引进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的14个院士或专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
——优化人才创新发展生态。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支持各层次各领域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来平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地方与高校“联姻”平台,推动清华大学、郑州大学、大连理工等知名高校与我市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拓展“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模式,吸引12个博士服务团到我市开展挂职服务锻炼。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串串坚实脚印、一组组鲜活数字,无不凝结着全市组工干部的辛勤汗水,展现着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
再接再厉,继往开来。站在2023年的新赛道上,全市组织系统正以归零心态全力冲刺,铆足干劲大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高质量的“组工答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本报记者 孙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