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曾是全州贫困人口最多的重点贫困村,而现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这都得益于州党委出台的乡村振兴百条措施,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盐雕加工+花卉种植+特色民宿’的村级产业发展路径,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党支部书记魏忠福说。今年以来,海西州突出强化党建核心引领,推动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乡村一线集聚,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增添新活力。
充实县乡力量。选优配强县级领导班子,优化乡镇班子整体功能,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纳入州委管理干部范围的相关要求;统筹乡镇职能及所属事业单位职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组织架构,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2年内补齐现有空编缺员;落实落细关心关爱措施,调整乡镇工作补贴标准,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向乡镇倾斜。建强基层组织。严格落实资格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通过州县乡三级“擂台比武”和工作交流会等形式,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建立“导师帮带”机制为推进乡村振兴储备优秀人才力量。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实际启动集体经济产业“空壳村”清零工程,建立中央财政扶持跟踪问效机制,提升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逐村开展制约瓶颈调研活动,并针对化开展扶持政策“精准配送”服务;持续深化“联企兴村1+1”“百强村”评选和“以强带弱”结对帮扶等行动,力争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部产业“空壳村”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