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地处浅山丘陵的鲁山县董周乡五里岭一派丰收景象,6.5万亩梨树硕果满园,压弯了枝头。
“亩产值都在五六千元以上,酥梨成了大家的宝贝疙瘩。”8月20日,谈起蓬勃发展的酥梨产业,该乡蔡庄村党支部书记瑞强喜笑颜开。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鲁山县创新“一核两翼”工作法,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内核”,以党建融合赋能行动、优秀人才“归根”工程为驱动“两翼”,推动党建与产业深度聚合,同频共振,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内核”,统筹谋划。县委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书记工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出任本级领导小组组长,并采取县级领导干部包乡、乡镇班子成员联村等措施,示范引领,强力推进。同时,创新“一星一部门”“一星一专班”机制,组织、政法、宣传、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各主抓1—2颗星,协同发力,联抓联动。
县创建办探索“周调研指导、月调度推进、季述职打擂、年考评奖惩”、清单推进等机制,紧抓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县委组织部将创建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对乡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并组织县、乡创建骨干和“五星”“四星”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赴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党建先进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接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项目攻坚系统培训,当好“领头雁”,种好“责任田”。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让创建成为广大党员思想自觉、工作担当。
为激励乡村党组织争星夺旗,晋位升级,县委把“五星”支部创建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活动,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创建责任。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成功创建为“五星”支部的村,在省市奖励的基础上,县级以奖代补,给予10万元工作经费;村、社区两委干部基本报酬上浮10%,党支部书记在评优评先、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坚持把党建融合赋能行动作为“新引擎”,为产业发展装上“红色翅膀”。进一步拓展系统化思维,坚持产业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及时跟进到哪里,探索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建联合体,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推动党建提质、产业提速。
去年以来,围绕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以共同需求、共同价值为纽带,打破隶属限制、条块分割,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打造共同产业党建联合体,以党建集群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库区乡蓝莓种植涵盖东许庄、婆娑街、栗村、搬走岭4个村,种植面积1.2万亩。为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该乡党委在蓝莓产业上打造党建联合体,创新“流转土地得租金、园区务工得薪金、资金入股得股金、集体收益得现金”“四金”模式,引导群众参与产业经营,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奕源、豫尧、蓝沃、沃德等专业公司纷纷落地,并上马蓝莓酒、蓝莓饮料、蓝莓花茶、蓝莓花青素提取等加工项目。目前,该乡发展蓝莓种植园区19个,带动产业年创产值超亿元。
全县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建联合体32个,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线7条,挺起了产业发展“主心骨”,培育形成了香菇、葡萄、硒梨、旅游等十大特色产业,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坚持以优秀人才“归根”工程作为“助推器”,为产业发展插上“金色翅膀”。强化“人才强县”战略,聚焦“引、用、留”环节,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助推产业发展、助力项目攻坚。
在鲁山籍人才集聚市成立鲁山商会,依托商会设立人才服务站,常态化开展项目、技术、投资对接服务和家乡产业宣传推介。出台返乡创业、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奖补政策,为“归根”人才家属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开辟绿色通道,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与河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专家(团队)合作,建成董周硒梨、瓦屋食用菌、库区蓝莓等20个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实现“产、学、研、用”有效衔接、互惠共赢。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走访企业720余次,解决问题192个。为中科未来低碳科技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创造了1.5小时办结的“鲁山速度”。
团城乡寺沟村党员梁群返乡创业,以清水河沿线寺沟村、牛王庙村、花园沟村为景观带,打造集观光旅游、饮食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清水源山居民宿、“龙鳞坝多彩田园”等生态旅游业,让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带动3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达20万元以上,被推选为该乡清水河旅游党总支书记。
人才聚力,产业出彩。目前,鲁山县在谈七夕国际文化产业园、兴源教育产业园等“归根”项目9个,计划投资19亿元;引进“归根”项目12个,总投资67.8亿元。
“我们将突出系统集成思维,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牵引,全力实施党建融合赋能行动,持续推进优秀人才‘归根’工程,用心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鲁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姚金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