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里的事儿,驻村的李书记天天在村里跑东跑西,忙得像个陀螺!”
“村里的香菇棚、养鸡场规模越来越大,挣上钱了,日子越过越好,这与李书记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村里的臭水沟变成了景观带,空气好,景也美,人家晓光书记为此真是没少操心……”
在鲁山县董周乡小集村的香菇大棚附近,村民们一提起驻村第一书记李晓光,纷纷称赞不已。自2021年8月驻村以来,李晓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扑下身子,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为小集村描绘出一幅支部硬、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的画卷。
(李晓光在整理党员学习资料)
率先垂范 建强支部“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把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群众才会更加信任我们、支持我们。”李晓光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努力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发展、聚好民心、树好形象,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书写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
针对小集村党支部流动党员较多、支部活动不规范等情况,李晓光牵头制定了《小集村党支部工作制度》,组织党员学习《“五星”支部创建手册》,要求每名党员熟知“五星”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制度规范党员管理。针对村里党员居住较为分散的情况,他按照党建网格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一编三定”,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严格进行考核评价,使每名党员都有荣誉感和责任感。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日常工作中,李晓光率先垂范,带领党员们冲锋在前,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党员干部全天候轮换;疫苗接种,党员干部逐户上门落实;夜间巡逻、防汛抢险、“三夏”抢收,党员干部冲在最前线……
2023年3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小集村的香菇大棚受到很大影响。“这么大的雪,我得去村里的大棚看看。”李晓光跺了跺脚,抓起一把雨伞,顶着漫天的风雪大步向大棚走去。他和随后赶来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帅沿着村里的大棚种植区,一户一户地察看,叮嘱种植户及时清理积雪、注意增温、更换松动支架,忙完这些已是凌晨。
一幕幕场景,一句句暖心话,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李晓光让小集村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李晓光充分听取村民意见,谋划安装路灯)
发展产业 激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是首要和关键。李晓光入村后与村“三委”多次调讨,决定将香菇种植、家禽养殖定为村里的两大主导产业,并制定了“一年强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产业发展规划。
村庄大棚香菇种植区的道路没有硬化,一到雨天道路泥泞,车辆难以通行。李晓光带着项目申报资料,到乡里、县里一蹲就是一个月,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小集村仅用5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从新村直通连片香菇大棚的2000米道路硬化。借着修路“东风”,他和村干部及时发布100座香菇大棚的招租、续租广告,短短一周即租赁一空。家住鲁山县瓦屋镇的匡文举听到消息后,一次性承租9个大棚种植香菇,此举直接带来小集村香菇种植量新增80万袋,村集体经济增加10余万元。目前全村香菇种植已经超过420万袋,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
2022年4月,正值香菇出产旺季,可受疫情影响,香菇销售难、价格低,严重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李晓光一方面不厌其烦地联系外地客商,解决销售难题;另一方面多次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协调,打通香菇销售的“运输关”。在李晓光的反复劝说下,小集村的5家香菇原料供应商、7家香菇收购点在疫情期间坚持经营,附近村庄的香菇种植户也纷纷把鲜菇拉到这里销售,小集村一时间成为了鲁山县最大的香菇集散地。
生产和销售问题解决了,资金又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李晓光联系乡金融办、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单位,逐户登记填写资料,使小集村实现整村授信,全村先后有60余户村民累计获得贷款200余万元,争相发展产业。现在小集村的6家养鸡户常年用工20余人,蛋鸡养殖数量由存栏6万只增至9万只,年产鸡蛋1100吨,产值1100万元,平均月净利润超过20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小集村做大做强种养殖产业,李晓光又帮着申报两座冷库和一座高标准鸡舍项目,目前已建成一座冷库。此外,他还牵头建设村集体的香菇烘干车间、电商直播间等,项目建成后将使小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再上新台阶。
(李晓光查看了解香菇生产及销售情况)
整治环境 共建和美家园
小集村地势平坦,易在下雨天形成积水,邻里时常因排水发生矛盾。村内后王庄、后寺自然村中间一条横亘东西的排水沟杂草丛生,冬天垃圾充斥,夏天恶臭难闻,多次组织清理也不奏效,两侧住户意见很大。为此,李晓光和村党支部书记东奔西走,争取到项目资金20万元,对这条160余米长的排水沟进行彻底治理,并在渠两边种上红叶石楠。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村民的“健身路”,早晚来这里锻炼的人络绎不绝。同时,其他三个自然村的排水沟渠、坑塘也进行了全面治理,该砌的砌,该挖的挖,该植绿的植绿,全村排水问题至此得到彻底解决。
为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李晓光还争取到5台扩容变压器、14口深水灌溉井,干旱时节村民只要拉上电闸,地头水管就会喷出清澈的井水,用水变得极为方便。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李晓光和村干部一起逐户上门讲解政策,定计划、促工期,短短5个月,全村500余户旱厕提前改造完毕并通过验收。他还争取到40个垃圾桶,引导村民签订“门前卫生三包”承诺书,极大地改善垃圾清运回收质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李晓光带领群众整修村内排水管道)
移风易俗 焕发文明乡风
李晓光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帮助小集村申报创建省级科普示范村,建成“科普一条街”,还把创建省级科普示范村和平安法治村、文明幸福村创建有机结合,一户不漏、全村动员,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在李晓光的倡导和组织下,小集村先后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3期,发放技能结业证书140余张;村庄舞蹈队参加全县广场舞比赛并获奖;藏书3000余册的村图书室开放了,为村民免费提供开水、WiFi、冷暖空调,成了村民“歇脚、充电”的好地方。李晓光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向群众宣讲防溺水、防诈骗、反邪教等知识。每年坚持举办“好儿媳、好婆婆”和“五好家庭”评选颁奖活动,依托“红白理事会”倡导红白大事简办,一缕缕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如今的小集村,道路宽阔,路灯明亮,绿树成荫,产业兴旺,民风淳朴,已稳步实现“四星”支部创建任务,正向新的“五星”目标进发。“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看着村庄越来越美,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李晓光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