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五星”支部创建

鲁山县:产业兴旺村和美“五星”引领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 浏览次数:

在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清水河畔成片泛黄的稻田里,白鹭翩翩起舞,山坡上一树树板栗如刺猬圆球一样缀满枝头,成群的梅花鹿在山林间飞奔嬉戏,高品质的秋月梨和“阳光玫瑰”葡萄成筐成车运往各地,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寺沟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是鲁山县强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鲁山县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抢抓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大棋局中精准落子,坚定扛牢“三农”工作使命担当。

“我县以‘五星’支部及和美乡村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聚焦乡村产业全链开发、绿色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重点任务,迎着困难上、盯着目标干,持续加固‘稳’的底线,加速集聚‘好’的因素,全面打造‘美’的环境,有效激发‘进’的动能,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鲁山县县长叶锐说。

党建赋能“五星”熠熠映乡村

“原来的厕所损坏不能用了,给联户党员反映后,村里很快在这里重新建了一所。”“以前河北岸的人都走这个便道赶集、看戏,前些时候路被洪水冲坏了,走起来很不方便,我们给联户党员反映后,村里迅速出动铲车安放了几节管道,新铺设了一条便民路。”9月17日,在瓦屋镇土桥村上河组,村民们对便民桥的搭设及水冲式公厕的修建赞不绝口。

为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瓦屋镇实行“党员联户”机制,19个行政村的425名党员联系群众6772户,通过进群众门、结群众亲、解群众忧,今年以来,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余件。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支部过硬”的目标,鲁山县将“五星”支部创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稳定等工作深度融合,在所有行政村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受到群众好评。

鲁山县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升为书记工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五星”支部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清单,构建“三级书记”抓创建的工作格局。该县实行“周调度、月小结、季观摩、年考评”工作机制,派出10个指导组和5个专班巡回督导,通过制作“五星”创建展板、悬挂横幅、电视访谈、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知识,推动创建工作高效开展。

该县坚持抓两头带中间,通过抓牢“五星”村、软弱涣散村,带动“三星”以下村的创建工作。紧盯组织建设、产业兴旺、人居环境“三个关键”,分包乡镇的县级领导定期进行实地督导,逐一查摆创建问题,对接项目、资金,明确整改责任、时限。赵村镇大峰沟村是个软弱涣散村,经派驻专班聚焦问题重点攻坚,村庄的人居环境变了样,还引进投资超百万元的香菇大棚项目。

2022年,鲁山县创成“五星”支部7个、“四星”支部57个、“三星”支部185个;2023年,该县拟创建“五星”支部村(社区)12个、“四星”支部村(社区)68个、“三星”支部村(社区)462个。

“五星”支部创建过程中,该县依托68个“五星工坊”推进产业兴旺星创建,形成组织引领、资源盘活、龙头带动、服务创收、飞地合作等五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达64个,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平顶山市主要领导肯定。

“五星”支部村“星光熠熠”,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满。观音寺乡太平保村通过创建“五星”支部,整修了道路,美化了环境,绿化了矿山,引进了红薯及香菇深加工项目,举办了文化节系列活动,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俺村这‘五星’支部真是名副其实,从2008年到现在,村党支部书记常其峰协调爱心企业年年为村民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每年春节前向每名村民赠送20斤大米。和其他村一比,我们很有获得感。”太平保村村民匡喜雪说。

延链成群特色产业发展旺

“我们这五里岭是远近有名的酥梨种植、销售集散地,七八月份前来批销酥梨的车辆排成长队。我种的‘红香酥’梨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卖的主要是秋月梨,每斤最低批发价保持在2元以上。”9月16日,该县董周乡蔡庄村党员王留记忙着往果园外运梨。他种了70多亩梨,一年能挣30多万元。

董周乡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以蔡庄、铁家庄等村为核心,辐射十几个村庄,种植酥梨6万余亩,涌现出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种梨大户100余户、酥梨销售经纪人23名。

为做大做强酥梨产业,鲁山县整合利用海关总署帮扶资金及专项债项目资金,在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内修建观光路、储水罐,建成可移动保鲜库25座、普通冷库14座,引进酥梨分拣中心、品控中心和专业电商公司,优化酥梨品相,打造了“五里岭酥梨”“鲁山硒梨”“鲁山九颗梨”等林果品牌。常态化开展科技培训,带动3000余农户发展酥梨种植。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并对接水果出口企业将酥梨卖到国外。

在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的带动下,鲁山县10多个乡镇40余个村种植酥梨10万余亩,发展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酥梨主产区,年创收3.2亿元。

林果业是鲁山县农业特色产业之一,除酥梨外,以熊背、团城等乡镇为核心的板栗产业园区种植面积达6.2万亩,以下汤镇为核心的甜桃产业园区面积达1.8万余亩,以辛集乡为核心的葡萄产业园区面积达1万余亩,以库区乡为核心的蓝莓产业园区面积达1万余亩。

鲁山县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年均保持粮食总产25万吨的基础上,以工业化理念做精农业“土特产”这篇大文章。通过深挖“土”的资源、扩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聚力打造林果、食用菌、畜禽养殖、蔬菜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鲁山县年均种植食用菌3.6亿袋,年产量25万吨,年产值45亿元以上。该县打造了“吉尔木”“春雨芳”“豫西状元村”等全省知名食用菌品牌,先后被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中国香菇之都”等称号,成功创建为全国首个绿色食品原料(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

该县有规模养殖企业181家,养殖效益日渐凸显。全县有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110家,肉牛存栏2.65万余头,奶牛存栏4200余头,家禽存栏455万余只。尧山白山羊是我国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之一,年存栏18万余只。中华蜂养殖量达3.8万余箱,鲁山县东海养殖有限公司是平顶山市第一家取得蜂蜜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平顶山市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熊背乡雁鸣庄村养殖鸵鸟1000余只,打造了一个集鸵鸟养殖、繁育、加工、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鲁山县还是“中国柞蚕之都”,柞蚕常年放养面积8万亩,放养量1000余公斤。

鲁山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张良姜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优质农产品,享有“中原贡品”“姜中之王”美誉。

目前,鲁山县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二品一标”总量达到35个,其中绿色食品3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鹰城名优产品”20余个。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93元。

持续增收巩固成效防返贫

在鲁山县梁洼镇应源社区安置点,搬迁居民崔大伟租用两亩空闲地发展生猪养殖,年收入保持在35万元以上,还安排5名搬迁居民务工。

在瓦屋镇红石崖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李军伟不仅种了十余个大棚的香菇,还为其他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2022年收入超过25万元。

崔大伟、李军伟搬迁前都是村里的困难户,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下,搬迁后变成了致富带头人。像这样的搬迁户,鲁山县有120余名。通过加强后续扶持,该县32个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实现“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

易地搬迁群众生活的变迁,是鲁山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该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该延续的予以延续,该优化的进行优化,将帮扶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确保政策应享尽享。

鲁山县突出“增收致富”,依托十大特色产业园区、178个特色产业基地、1379个产业合作社,帮助脱贫群众就近创业就业,使每户监测对象均有多项增收措施。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活动,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不断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目前,全县累计就业28.5万人,其中脱贫家庭劳动力就业5.3万余人,2022年发放就业补贴180万元。今年,为帮助更多的人就业,该县在人流量较大的滨河广场设立了“零工夜市”。

鲁山县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建立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长效机制。全县共设立网格2740个,配备网格长550名、网格员6983名,实现监测帮扶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每月组织网格员及帮扶干部开展入户帮扶活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同时每周派出“乡村振兴流动服务车”提供政策咨询、便民代办等服务,今年已解决热点难点问题900余件。

塑形铸魂乡村和美气象新

在鲁山县尧山镇上坪村,茂林修竹,流水潺潺,顺着山水画廊里的柏油路,走进精巧舒适的“太空舱”民宿,品尝着乡土美食,游客们流连忘返。该村高标准整治人居环境,加快建设高端民宿集聚区,被评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首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尧山镇以上坪村为核心,打造文旅融合和美乡村创建示范片区。投资5000万余元绿化美化环境,新建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协调金融部门为500余家文旅企业、民宿、农家乐集中授信1亿元,支持其发展壮大。该示范片区内现有文旅集团企业4家、精品民宿30余处、星级农家乐100余家,已成为省内外假日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尧山镇整治环境、发展文旅产业的成效,与鲁山县强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该县按照统筹谋划、规划引领、梯次推进的原则,以实现乡村规划美、生态环境美、特色产业美、田园风光美、基础设施美、公共服务美、乡村治理美等“七美”为目标,全面实施净化、序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等“七化”工程,加快推进“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

目前,鲁山县正在集中力量创建4个和美乡村示范镇区、2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2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庄、85个和美网格样板点、880个和美庭院示范户。团城乡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单位,四棵树乡车场村等5个村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

该县建立评比奖补工作机制,投入1370万元对验收合格的和美乡村示范镇区、示范村庄进行奖励,调动乡村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63个,推动“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整体美”转变。

马楼乡以20户农户为一个网格,广泛开展和美庭院示范户评选活动,增强群众向上向善向美意识。该乡苏庄村将多处废弃坑塘改造成游园,种植绿化树1600余棵,呈现出绿树葱茏、荷花满塘的和美乡村新气象。绰楼村修建法治游园和乡风文明长廊,涂白墙体,整修排水管道,还培育小型企业4家,实现了村美民富。

“形”,更要铸“魂”。鲁山县所有行政村均成立“两组”“四队”,建立常态保洁机制,因地制宜创建水美乡村、森林乡村、田园乡村、人文乡村、文旅乡村。各村还都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依托“一约四会”培育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党员联户”帮扶活动,健全“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我县将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压茬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力做好‘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各项工作,推动乡村环境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加快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谱写新的出彩篇章。”鲁山县委书记刘鹏如是表示。